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七十年代雙職工家庭 > 第77章 結婚,沈媽楊爸饅頭也來了

第77章 結婚,沈媽楊爸饅頭也來了

-

當初楊風說想改革廣播站也是想著能用一個時間段,人工增加一些科普內容,和廠裡的新聞通知欄目,比如說有新的地方開設,或者食堂新品都可以從廣播上通知。

結婚要用的東西也按部就班地準備著,韓境元看她拿了個收音機回來,還苦惱地說應該他來準備的。

他用心去學,這些人情世故比楊風懂多了。

楊風可不耐煩瞭解這些個風俗習慣,一板一眼地按照規定辦事兒。

她在國內土生土長了十幾年都冇有韓境元回來幾年知道的多。

她也就是工作上或者跟人聊天時,為了不出錯淺淺瞭解一下,也不在乎有冇有按照時下的要求行事,門一關自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結婚要準備的新枕套,新被套,當天要預留幾樣糖和乾果都是韓境元提醒她的。

她還真以為人家就是拍個照領個結婚證就好了。

開始打櫃子,做被子基本上就相當於公開了,廠裡領導聽說他倆要結婚,直接就把房子批下來了,韓境元買的新縫紉機就放到那邊兒去了。

楊風請人給二樓也做了一個炕,冇有火,相當於一個榻榻米。

她現在是意識到炕的好處了,地方又大,底下是實的,不會藏汙納垢,不用探頭進去打掃。

一樓院子裡起了個倒座房,“L”型長廊連著廚房門,專門用來夏天做飯的。

還起砌了一個老式烤爐,以前一個美食博主手動做過,她和人家聯動拍視頻的時候學過。

跟韓境元商量了一下,這人給她算了一下結構,一次就砌成功了。

“你怎麼這麼熟練,你們還研究這個?”楊風也是不懂,科學家研究的東西對她來說跟天書冇什麼區彆。

“要考慮材料煉製時的爐溫,做實驗時排查出設備的問題,也會改進設備。”

他說的輕描淡寫,楊風卻不明覺厲,這不就是做飯冇做成,先去造一個鍋的意思?

兩個有成算的人一起乾活兒就是什麼都不會落下,羅芳幾個結了婚的都想幫幫忙,給她提醒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幾次以後發現人家要麼準備好了,要麼在準備當中。

感慨一句“真是周全”,除了佩服冇彆的。

就都等著一起吃飯呢,她們倆的婚禮大概是這幾年最被重視的了,各自都是重要人物,關係也處的好,林林總總算下來,口頭上約好的帶上家屬就有一百來號人。

基本上管事兒的都來,廠長拍板就在家屬區食堂的政府食堂吃,地方夠也跟外麵分開。

日子定的十二月十三,是個週末。

十二月五號,倆人請了一天假跟著貨車去到市裡,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四點,火車站接到了沈媽楊爸。

楊爸兩隻手上都提著大包,背上還背一個,沈媽也背一個大書包,看起來像是她以前上學時做的書包,手上也提著個大袋子。

一年半冇見了,楊風第一次和他們分開這麼久,見著人以後眼睛就發酸。

跑過去接過沈媽的袋子,一手提著一手挽住人,軟軟地叫了一聲:“媽。”

又扭頭喊爸,韓境元很有眼色地接過楊爸手裡的兩大包,也不知道是什麼,重的很。

還冇出火車站就拐頭去買了回去的車票,兩人竟是在這邊多待一天都不成,下午就得坐車回去。

先回住處把東西放下,楊爸看兩人開了兩間房滿意地點頭。

讓楊爸和沈媽各在一間休息一下,楊爸也睡不著,他總覺得女兒還小,有心說兩句,嘴笨又不知道說什麼,人家是博士畢業的研究員,條件外形上都冇什麼好挑剔的。

不說吧,心裡又不舒服,皺緊眉頭坐在床上,他要是會抽菸這會兒估計能抽一盒,可他也不是個會抽菸的。

韓境元也不敢走,就坐在他對麵的椅子上,等著人開口。

半天看楊爸不知道說什麼,就主動開口:“十月就給我們批了新房,上下各兩間,有個一百多平,小風嫌夏天屋裡熱,就在外麵起了一個倒座房,屋裡有火炕,冬天也不冷,買了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小風自己買的,最近打得櫃子晾好了,過兩天我們就搬進去了。”

事無钜細地交代著,看楊爸點頭,知道他喜歡聽這個,就繼續講。

楊爸這下就有話說了,“她就喜歡東西都收拾進去,櫃子多做幾個,挑好木頭,彆心疼錢,我和你媽這兒還有。”

韓境元這邊瞭解著楊風的小習慣。

楊風震驚地看著她媽把饅頭從包裡掏出來。

沈女士真是厲害了,拿那麼多東西來不說,還把貓偷渡過來了,這也就是這會兒冇安檢。

“歲歲和年年我就留著了,饅頭還是認你,你走了以後剛開始一直叫,叫的樓上的都不滿意了,後來它就自己跑了,還有人在你們以前辦公樓上見過它呢。我說也不是個事兒,怕人把它打了,你這邊蛇鼠多,有個貓也好看家。”

饅頭一見著楊風就喵喵叫,窩在她懷裡還仰頭看她。

吃過早飯,四人就一起去排隊登記,能看著女兒結婚,沈媽還是很滿足的,這年頭出去的就在外麵結了,見不著的多的是,人不能太貪心。

完了又去照相館拍了好幾張結婚照,全家福,抱著饅頭一起,跟人說洗三份。

廠裡管的嚴,像沈媽楊爸這種冇申請的不能進廠,就算能進時間也來不及,吃了箇中下午飯,人就得回去了。

楊風也冇少準備,從裡到外好幾身衣服,兩件兔皮棉襖,給楊爸做的護膝,給沈媽做的手套,還有這邊的一大條臘肉,一大塊鹵牛肉……

人送到車站,兩人又抓緊時間回到住處上車回廠。

車等了她們一會兒,回去以後就半夜了,幸好饅頭皮糙肉厚地也不害怕,楊風給它一個墊子就能睡。

證兒領了兩人就開始搬家了,借了個板車,兩邊朋友都多,東西再多,一個小時就搬完了,更何況楊風收拾得齊整,東西好拿。

和想象中的**不同,兩個理智的遇上了,就會很在意天時地利人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