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七十年代雙職工家庭 > 第326章 電影效應,服裝店大爆

第326章 電影效應,服裝店大爆

-

製作帽子的布料不便宜,新上任的京市市場組組長著急上火的,楊風一點兒也不急。

按部就班地讓新裝修好的店開門。

她的新小說寫寫改改,感悟總是很多,想法越多距離大綱就偏離地越遠。

除了去園子那邊學習創造,其他時間都埋頭苦寫。

寫了一陣子,她又拿著稿子去見褚老師,求指點。

褚老師看著稿子厚度問她:“原本就打算寫這麼多的吧?”

楊風苦笑:“是,越寫越多,刪減下不了狠手。”

褚老師有老一代文人的思想追求,對她這本書不像上一本那樣滿意。

總的來說就是太“爽”了。

表麵上看一路進步,每個挫折都經曆一番寒風苦雨才能度過,可實際上還是觀眾喜聞樂見地度過了困難,很抓眼,很刺激情緒。

但不夠鞭辟入裡,不夠對映現實,深度不夠。

褚老師不愧是大家,大刀闊斧地把她的小說切割成幾個部分,讓她回去自己思考。

楊風找老師談過之後,暴漲的靈感突然就斷了。

她把小說放了放,創作之餘,翻出了前世的動漫小說看。

這一看就看出門道了。

這輩子她一直學習下筆的都是嚴肅文學,出版文學。

但這本書的目的是走暢銷書的路子,想在八十年代末外來文化的侵襲下占據一席之地。

所以文章內部就被割裂成了兩部分。

楊風振作起來,把小說分為兩本去寫,一本還是寫輕鬆有趣蘊含大道理的,貫穿主角一生,可以製作成動畫片,小孩子都能看。

一本稍微嚴肅一些,但也不屬於傳統小說,內容更新奇,還有各種感情糾葛比較虐的情節。

她的目標是和後世的動漫,係列電影那樣,引人討論,但不知道以她目前的能力能否呈現出來那樣的精彩。

寫小說最痛苦的就是修改推敲,她又折騰了幾個月,人都瘦了。

終於在暑假完成了耗時兩年的《學習是終生大事》。

另一本她還冇有發表的打算。

修改過後的小說老師終於點頭了,不過還是希望她能創作出更有深度的作品。

而出版社對她的新書期待已久。

尤其是在電影大爆,《婦女能頂半邊天》反覆加印的這一個月裡,對她的新書尤其期待。

楊風也很無奈,這可能就是冇有緣分吧。

她原本的目標也是在電影上映時發表新書,可計劃趕不上變化,新書創作過程十分不順利。

好在她如今不是在乎這點稿費的人了。

而且電影的受歡迎程度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這個年代是矛盾的,也是熱烈的,有令人深惡痛絕的惡臭思想,也有開放到令後世汗顏的包容。

不僅是女性喜歡電影裡的主角,男性也喜歡。

甚至還有了新的擇偶觀點,還是出去工作的女孩兒麵貌好。

華裳不出意外的爆了。

女市長穿得休閒襯衣,戴的寬簷帽全都賣爆了。

不僅京市如此,海市同樣如此。

而楊風佈局已久的批發工廠,也終於有人找上門來了。

頭一個找上門的去的還是海市的店。

華裳的衣服不搞批發。

但是何曉萍可以給人介紹可以批發的簡單樣式。

所以每個月發往海市的除了華裳尚衣的貨,還有大批量的批發貨。

承諾火車的每月一千起步很快就達成了。

京市也不甘落後,西單商城裡其他店背後都是國營工廠,他們都開始做批發了,楊風店裡就更不甘示弱了。

至此,總營業額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暴漲。

楊風請韓境元幫她去問他們考察團出國能不能幫她帶幾套生產設備回來。

也有結果了。

她是想讓建築公司的人幫忙來著,可是又打聽了幾次發現這家建築公司的全稱和她想買機器的那家大公司在後世好像不合來著。

雖然不知道具體什麼時候鬨矛盾的,但她行事一向穩妥為主,尤其這次是打著押滿的主意來著,總不能真傾家蕩產吧?

韓境元這兩年一直在出成績,他又升職了,是總研究院的二把手。

按理來說,這事兒他自己就能決定。

但夫妻倆一致認為要找第三方,各種手續上都要保證冇有問題。

這第三方找的就是給韓境元他們投錢的工業部。

這一下就驚動了不少人,不僅工業部的人來調查,連薑部長都來了。

薑部長愈發位高權重,經濟這一塊盯得很死。

結果眼皮子底下出現了一家體量接近千萬的民營企業!

這是什麼概念,這是超過了全京市周邊村鎮自由發展的生產總值的概念!

這說明什麼?

說明瞭新政策的價值大啊,說明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榜樣和學習對象!

而這家民營企業還為城鄉居民創造了數百個崗位,連冇有任何工作基礎的人都招,說明這是一家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啊!

於是楊風第一次感受到了社會扶持的力量!

上麵請她上報分享,但楊風拒絕了,她不想太高調,采訪的口子不能開。

但允許了報道風尚企業的規模。

為了補全,她還單獨寫了一份服裝行業的前景交上去。

這份報告也被刊登在了報紙上,以鼓勵中小企業保質保量地加大生產。

參加了幾個交流會議之後,楊風終於被放走了。

冇辦法,她這條路不容易借鑒。

啟動資金太多了。

做生意最難的場地,貨源,運輸,在她這裡都不算什麼問題了。

楊風還是給了一些意見的,也在最多人看的日報上寫了一份基礎創業指南。

和她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那樣,事無钜細地寫了創業前要弄明白哪些法律。

註冊公司找誰,各種許可證又應該怎麼樣辦下來,還提出了小攤,開店,都是怎麼弄。

這篇文章也被很多人剪下來儲存起來。

這就是資訊,改革開放最先創業的那批人是誰?是體製內下海的人。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