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 > 第五百四十三章 蕭太後駕崩 大戰將起

第五百四十三章 蕭太後駕崩 大戰將起

-

龐煜這次帶人出海,除瞭解決天竺的麻煩,主要任務是挖金、鍊金。

瞭解完天竺和細蘭國的事,曹斌又將擴充海軍的計劃叮囑了關勝一通,才吩咐福伯,開始準備宴席,為這些功臣洗塵。

趁著這個空當,龐煜湊到曹斌麵前低聲道:

“俊才,這次我還帶回來十幾萬斤黃金,都是在黑州當地冶煉後的‘純金’。”

“這麼多金子,咱們幾十輩子也花不完啊……”

現在天竺退讓,海上商路暫時冇有了阻礙,以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黃金運回來。

曹斌點了點頭道:

“我已經讓人在汴京附近挖了地庫,以後凡是運回的黃金都先存放在那裡。”

說到底,黃金隻是一種貨幣罷了,並不是真正的財富,除了不可替代性,容易讓百姓接受,其實與紙幣冇有多麼大的區彆。

若驟然把這些黃金撒出去,隻會造成通貨膨脹,讓大宋的經濟崩潰。

他儲存黃金是為將來改革貨幣、收割其他國家,等大宋儲備了足夠多的黃金,纔是發揮作用的時候。

時間有條不紊地慢慢前行,很快就到了宣平五年除夕。

今年,新法走上正軌,好處也顯露出來,國庫充盈,百姓富足,整個汴京都透著一股熱鬨和喜氣。

第二天新年正旦,潘太後在宮中大宴群臣。

本來她心情很好,但在宴會舉行到一半時,卻收到個不怎麼好的訊息。

遼國蕭太後病危,已經到了不治的地步。

她心情變得不好,倒不是與蕭太後有什麼特彆的關係,而是蕭太後自澶淵之盟後,多次表達與宋國和睦的想法,讓遼國上下都有所收斂。

雖然很多時候不儘如人意,但她的存在,確實讓宋遼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衝突。

就比如上次遼帝與曹斌互相搞事,雖然蕭太後也曾寫信向大宋討要說法,卻冇有將衝突無限升級的意思。

一旦蕭太後不在,誰也說不準,遼國會不會變成脫韁的野馬。

還未等潘太後從這個訊息中反應過來,就再次收到遼國的訊息,“遼聖神宣獻皇後”蕭綽已於宣平六年正月初五病逝。

接下來一段日子,朝廷收到遼國訃告,也派出了使者前往遼國弔唁。

二月,使者返回後,回稟說遼帝態度和善,並無南侵之意,讓潘太後和朝中群臣都鬆了口氣。

這日清晨。

李公亮天不亮就進宮了,先是向大內遞了牙牌,詢問潘太後有冇有什麼吩咐,然後讓人泡了一壺香茶,美滋滋地喝了起來。

待喝得差不多後,纔開始召見下屬,處理公務。

今天本應是他與曹斌一同當值,但曹斌請了假,他又能享受一天的獨享待遇了。

忙了半個多時辰,正要休息一會兒,卻聽下屬官員來報,雄州兵馬鈐轄派了信使求見。

他聞言一驚,連忙叫人進來,冇等對方行禮,就詢問起來:

“雄州出了什麼事,莫非遼國有動兵跡象?”

來人是箇中年將領,聽到李公亮問話,他連忙搖了搖頭。

李公亮長長地鬆了口氣,正要訓斥,卻見那將喉嚨滾動了一下,艱難道:

“李,李相公,遼帝的堂兄,南京留守耶律宗勝之父,被我們的士卒……殺了。”

李公亮剛喝了一口茶水,聽到這話,全都噴了出來,氣急敗壞道:

“什麼時候的事,怎麼死的,快說!”

那將領見李公亮一副吃人的模樣,嚇得連忙低頭,硬著頭皮道:

“前幾日,突然有少量遼人突然越過邊境,掠我百姓,王將軍一邊派人追索,一邊上奏朝廷。”

“中午時分,其中一隊人馬攔住了那些遼人,但對方極為囂張,不僅不肯束手就擒,還迎麵衝殺。”

“我軍都頭見狀,隻得下令放箭,卻不想將為首之人射死,後來拷問得知,那人竟是遼帝堂兄……。”

“王將軍知道事情緊急,令末將押帶麾下都頭,日夜不歇,向朝廷稟報。”

李公亮此時後悔已極,痛恨自己為什麼今天要替曹斌當值,不過他也不敢耽誤,連忙起身道:

“你先等著,不要讓那個都頭跑了,本相立刻請見太後,商議此事、”

潘太後知道此事後,也是心中焦急,忙召曹斌等重臣進宮議事,其間她召見了雄州將領與犯事都頭,親自詢問了詳細經過。

潘太後問完後,臉色有些蒼白,隨後看向李公亮等人道:

“幾位卿家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遼帝會不會因此動怒興兵?”

王安石微微搖了搖頭,開口道:

“遼帝是否會興兵,臣也難以猜度,但我們應該加強戒備,以防萬一。”

潘太後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有點頭痛道:

“衛國公曾說過,還要三年才能使我大宋新法圓滿……時不我待,風波不斷啊。”

聽到這話,王安石、寇準等人都略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尤其是王安石,眼看著新法越來越穩,朝廷越來越好,極不希望這個進程被打擾,破壞這好不容易纔成就的局麵。

見潘太後一副頭疼模樣,李公亮眼神微閃,轉身走向跪在殿尾的“犯事”都頭,語重心長道:

“壯士先請起來,遼人掠我大宋百姓在先,你並無罪過。”

還冇等那都頭反應過來,隻見李公亮深深施了一躬,將那都頭驚得身子一傾,連忙起身去扶:

“相爺這是何意,小人承受不起啊。”

李公亮抹了抹眼角幾點淚痕說道:

“如今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已到了危急存亡之時,隻有壯士能救,我替天下百姓向你道謝了!”

見那都頭一臉懵逼,聽不懂自己的話,李公亮咂了咂嘴,直白一些道:

“隻要這次能平息遼帝怒火,拖過三五年時光,我大宋就再也不懼他遼國……”

寇準見狀有些無語,插言道:

“李相公,你怎可如此……”

聽到這裡,那都頭頓時明白了李公亮的意思,臉色變幻數次,轉身對寇準抱拳道:

“這位相爺不必再說,小人全都明白,我願意為了大宋江山,前往契丹赴死,平息契丹皇帝的仇恨。”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