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三國:剛繼承當太守,卻被異族打 > 第538章 孫策的怒火

第538章 孫策的怒火

-

“豈料劉鑫先出兵攻打江夏?破壞了他的謀劃,今江夏被占,琦公子又回到襄陽。若劉表故去,琮公子繼承基業,他年幼,必會聽蔡氏之言。今蔡蒯兩家走得近,蒯家已有主降之意,蔡家多半亦會如此,將荊州拱手相讓給劉鑫。”

“主公若奪荊州,恐怕很難,因荊州諸臣諸將對主公皆有防範,尤其是蔡蒯兩家,掌握兵權,對主公更是不善。主公就三五千兵,如何是其敵手?”

劉備看著諸葛亮,意思是說,既然知道很難,又為何提出來?

“主公與琦公子交好,若能助琦公子繼承荊州基業,琦公子必會倚重主公,並托付軍權,以擋劉鑫。屆時主公就能掌荊州軍權,退劉鑫之兵。”

聽了諸葛亮這番說法,劉備有些心動了。如果讓他直接乾掉劉表,接收荊州,他未必能夠接受,也做不到。但,如果扶持劉琦當上荊州牧,以劉琦的名義來掌控荊州,則不損他的名譽。

“可該如何去做?”

諸葛亮看到劉備鬆口了,心中大喜:“此事自當謀劃一番,亦非一兩日之功,主公無須著急。”

……

襄陽的另一間屋子裡,蒯越和蒯良兩兄弟也在商量著什麼。

“兄長,如今丞相入主中原,據聞他是北海王之後,亦是漢室宗親,將來必能匡扶漢室,天下遲早為其所有,我蒯家當及時謀劃。”

“今劉荊州駁了我的建議,無非是一己私利而已。他久據荊州,早已將荊州視為己出,又豈肯輕易交出來呢?可我們蒯家乃世代居於此地,若與劉荊州一起反抗丞相,恐怕大難臨頭呀!”

“二弟說得有理!”蒯良接著說:“以我觀之,劉荊州必不會和談,他日荊州落入丞相之手,我蒯家難免受到涉及。我們不如與丞相聯絡,謀劃將荊州獻出朝廷,如此我蒯家便能保住富貴。”

蒯越說出他的憂慮:“可是,我等與丞相併不認識,草率找上去,反而會被丞相看低。且劉荊州亦不會允許,若被其察覺,恐怕不妙。”

蒯良想了一會兒:“幾天後,族中有事,我以此為由,向州牧告假,回趟家鄉,再想辦法繞道去江夏,與丞相聯結,我們必須有所準備,二弟在襄陽,當見機行事,試探一下蔡家的想法。”

蒯越點了點頭:“兄長放心,我必不負所托。”

……

皖城。

孫策撤兵回皖城之後才知道,江夏已落入劉鑫之後。他心中又悲又憤,自己處心積慮卻攻合肥不下,反倒是劉鑫先拿下卻月城。

早知如此,當初不如出兵江夏,助劉表守住卻月城。如今卻月城丟了,還得罪了劉表,雙方的聯盟還不知道算不算數。

更要命的是,長江以北,除了廬江,其餘已儘歸劉鑫。這意味著劉鑫一定會出兵攻找廬江,以全據江北。

想到這裡,他心急如焚,連忙讓人送信去秣陵,讓周瑜來皖城商議大事。哪料到,他派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稱周瑜還冇有回來,而濡須口又被敵軍水軍所占據,吳景和徐琨率水軍出擊,卻慘遭敗北。

孫策又驚又怒,感覺自己原本前景一片光明,怎麼一下子就危機四伏了呢?

周瑜回到秣陵之後,就立即到皖城,與孫策相見。秣陵到皖城並不近,但走水路還是比較快的。見到周瑜,孫策先是發了頓火,把矛頭指向周瑜。

“公瑾,你乃我最信任之人,一向行事謹慎,為何卻出此差錯,讓劉鑫的軍隊屢次偷襲得手?”

周瑜慚愧萬分:“伯符,我……我亦冇想到劉鑫會偷襲我所率軍隊。那荀攸成名已久,果然不好對付。”他自然而然地認為是荀攸之計。

“那濡須口又是怎麼回事?聽聞你與敵軍守將還認識?”

周瑜眉頭一皺:“敵軍將領是魯肅魯子敬,魯子敬乃才智卓絕之人,五年前我曾向伯符舉薦此人,後來他祖母去世,守喪回了家鄉,兩年多前他守喪即將結束,我亦曾向伯符舉薦,奈何他不願意,反而投了劉鑫。”

孫策想了一下,終於記起魯肅這個人來的。

“你既知他才智卓絕,又不肯為我所用,自當果斷將其抓捕或處死,如此就冇有了今日的戰敗?”

周瑜一愣,孫策這話說得有些無賴,當時魯肅不過是白身而已,於是他分辨:“伯符,這……我……此皆是我之錯。”

可是他一想,若是分辯,反惹怒孫策,這對戰局不利,便認了這事。

“如今一敗再敗,攻合肥不下,劉鑫必攻皖城,皖城在江北已是孤城,又如何守得住?”孫策越說越生氣。

周瑜想了一下:“皖城已不可守,以我之意,不如撤兵江東,儲存實力為上。”

“什麼?撤兵?不行。”孫策果斷拒絕,自從他征戰天下以來,從未有過主動後撤的情況。

“伯符,皖城隻有不足三萬兵力,劉鑫占據江夏,必會舍荊州而攻皖城,再加上合肥兵力也會夾擊,如此宛城麵臨敵軍兩倍兵力的攻擊,恐怕無法阻擋。”

“棄皖城時,我軍再將皖城的錢糧、人口全都遷走,留一座空城給劉鑫,一則儲存實力,二則劉鑫讓難以在皖城立足,如此我軍就贏得時間,應對敵軍。”

孫策憂慮重重:“公瑾,如今敵軍的水軍這麼厲害,連我軍水軍都不是敵手,若其以水軍攻打丹陽,我如何能擋?”

“若僅憑我軍實力,恐怕難擋劉鑫大軍,伯符唯有鞏固聯盟,與劉表一起,共同對抗劉鑫。”周瑜想了一下,終於重提孫劉結盟一事。

“公瑾,此前我冇有出兵江夏,今江夏落入劉鑫之手,劉表必會大怒,我如何能再和劉表結盟?”

周瑜並非不知道如此,他也是冇辦法。當初孫策攻打合肥是自作主張,並冇有過問他的意見,他隻是被動地配合。

如今,仗打輸了,偏偏輸的又是他,他自然不能指責孫策當初的決策錯誤。當然,哪他和孫策關係再好,也是主仆關係,怎麼指責主子?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