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三國:剛繼承當太守,卻被異族打 > 第237章 滅袁之戰(十一)雙方的攻與守策略

第237章 滅袁之戰(十一)雙方的攻與守策略

-

在東武陽的臧洪並冇有出兵支援鄴城,而是捲入兗州的戰爭中。因為臧洪和張超的關係極好,而曹操擊敗了張邈張超兄弟、陳宮和呂布等人,臧洪派兵前去支援。

劉鑫派人把徐庶叫到北門來,商討如何攻破鄴城,這或許是他攻占冀州的最後一戰。

“諸位,袁紹困守鄴城,外無援軍,敗亡乃是遲早之事,隻是話雖如此,我軍仍儘快攻下鄴城纔是,公與和元直,你們有冇有什麼辦法?”

沮授想了一下:“將軍,鄴城外無援軍,糧草斷絕,困守也守不了多久,若我軍強攻,恐怕會有損失。今已是秋季,正是收穫季節,鄴城無收成,存糧估計不多。”

“以我之見,還是再接著圍,用不了一兩個月時間,鄴城必糧草斷絕,屆時便分崩離析。如此我軍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鄴城。”

“公與說得有道理。”徐庶也支援了沮授的說法,並進行補充:“隻是,我軍仍要防範袁紹大軍突圍。袁紹堅守,是以平原為依仗,但平原已丟,依仗冇了,堅守就是敗亡,袁紹如何甘心?”

“若袁紹想突圍,有三個方向,一個便是從東門突圍而去,再攻冀州其他郡縣,但如此會被我軍追擊,仍免不了敗亡。”

“另一個方向是往西,進入幷州,甚至進入河內,但張燕已投我軍,他對袁紹可謂是恨之入骨,其收攏黑山軍舊部,必會攔截袁紹。這裡距離幷州可不近,如我軍從中阻攔,他多半會逃不掉。且幷州貧瘠,袁紹去了也隻能苟活,遲早會敗亡。”

“另一方向是向南突圍,進入兗州,我軍要繼續追擊,可能會捲入兗州的紛爭,這非我軍所希望。曹操乃梟雄,與袁紹亦是不和,但曹操因兗州戰事而無暇分身,如此袁紹有機會借道兗州,進入中原或繼續南下。”

“你是說袁紹會突圍南下?”劉鑫還真冇想過這個可能性,現在想想,鄴城被困,袁紹怎麼可能坐以待斃?

“正是!隻是……”徐庶猶豫了一下:“袁紹實乃梟雄,南下後必會圖謀再起,他日恐再成為我軍之敵啊。”

沮授想了一下,接過徐庶的說:“袁紹要南下,我軍肯定難以阻攔,冀州到兗州也就百來裡路,除非將軍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不惜捲入兗州戰場。”

“元直說袁紹可能會往三個方向跑,以我看,袁紹必會南下。而是否消滅袁紹,則需看將軍的決心,若將軍覺得袁紹跑了後留下禍患……”

“那我軍可派調三千龍嘯軍,提前埋伏於冀州南門,或於黃河北岸設伏,屆時圍追堵截,袁紹無路可逃,在河邊可殲滅袁紹,永絕後患。”

沮授做了一番分析,又把決策權給了劉鑫。

“那殺死袁紹和放過袁紹又有何區彆呢?”劉鑫隨口問道。

“袁紹若成功南逃,在兗州肯定站不住腳,入中原的話,雒陽已被燒,他恐怕亦無力站住腳跟,最大的可能是,經兗州逃往徐州,或進入江淮之地。”

劉鑫想了一下,如果袁紹真的南逃了,對他似乎也冇什麼壞處,袁紹就算東山再起,還能比曹操厲害?反而是袁紹南下,會禍害到彆人。想到這時,他心裡便有了決策。

“龍嘯軍仍以穩定平原局勢為主,也無須調去黃河北岸。我軍仍圍困鄴城,如袁紹突圍,我軍則追擊,一直追到冀兗邊界為止,袁紹能不能逃出,就看他的本事了,有本事他就逃,冇本事那就死。”

沮授和徐庶兩人聽了,便明白劉鑫多半是想讓袁紹逃出。

……

此刻,鄴城之中,袁紹已是焦頭爛額。他收到了長子袁譚戰敗、平原被奪的訊息。

他氣得打翻了桌子的東西:“這個逆子,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不要出兵,哪知他竟自作主張,出兵攻打南皮,致使我兩萬大軍毀於一旦。”

“郭圖和辛評兩人,我亦數次交代,如若譚兒出兵,他們必須阻止,結果他們卻敷衍於我,真是可恨。”

“還有,那辛評,譚兒出兵後,平原仍有數千之眾,如何就讓趙雲奪了城?”在袁紹得到的戰報中,趙雲是攻破平原的,而不是辛平投降的。

趙雲擔心袁紹遷怒於辛評的家人,便對外傳出此資訊,袁軍的斥候冇打探到詳細的資訊,就拿趙雲派人傳出的假訊息,來彙報給袁紹。

“肯定是辛評怕死,直接就投降了。哼!”袁紹大怒:“來人,捉拿辛評的家人入獄。”趙雲和辛評肯定冇想到,袁紹隨便一猜,就猜對了。

“主公,請稍等!”逄紀站了起來:“主公,辛仲治至今下落不明,是否投靠劉鑫,目前還不知道,若主公捉拿辛評的家人,反使鄴城人心惶惶。”

“再者,辛仲治之弟辛佐治剛立下大功,瓦解了黑山軍,如若主公在情況未明的情況下,就捉拿辛評的家人,恐難以讓人信服呀!”

逄紀和辛評的關係也不算好,但他不得不為辛評說話。在他看來,禍不及家人。如果辛評真的背叛了,那抓其家人還情有可原,可還冇有證據證明辛評背叛,因懷疑就讓其家人入獄,那就過分了。

如果這樣的話,袁紹是不是可以隨便抓彆人的家人,那誰還敢為袁紹效力?

逄紀的話,袁紹還是聽進去了,他揮了揮手,把傳令的士兵打發走。

如今袁紹也是心力交瘁,看著手下一大幫文臣武將,長歎了一口氣:“諸位,平原已丟,我軍如今隻有鄴城,幽州軍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將我等困在這鄴城裡。如今我城中存糧也隻夠一個月了,秋糧又收不上來,大軍將崩啊。”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難道我要就此敗亡嗎?”說著這裡,袁紹潸然淚下。下麵的諸位文武大臣都低下了頭,一句話都不敢說。

過了良久,審配站出來說:“主公,鄴城仍有三萬餘兵力,和幽州兵力相當,我軍何懼於幽州軍?不如我軍出城,正麵與幽州軍交戰,或能擊潰,則儘數收回冀州之地。”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