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九十年代:從中專生到省委書記 > 第456章 過年不吃湯圓也不吃餃子

第456章 過年不吃湯圓也不吃餃子

-

“哈哈!”

李勝軍局長有些被逗樂了,忙接過來茶水:“哎呀,你小子可真是個精細鬼啊?不過啊,我喜歡!”

“難怪省委組織部的同誌,不僅主動給我打電話,還讓鐵道部的領導同誌給我打電話,吩咐我好幾遍?敢情,這茬就出現在你建軍同誌身上啊!”

有眼力,夠機靈。

你叫他小王,他叫你老李,還一點虧都不吃?可人家叫你老李,還能讓你半點不生氣,聽著也極為舒坦,同時還能給足你麵子,裡外全都有了,這手腕可當真了不得啊!

此刻,李勝軍不敢再小覷對方。

他算是有些弄清楚,為何人家二十歲就是正處級?這憑藉的,可並非是強大背景,同時人家也是真有那份本事!這一點,就足以橫掃年輕一代!

哪怕跟同級彆的老同誌,比如文主任比,那都是不差絲毫啊!

在對方接過茶後,王建軍往後做下身子,笑道:“嗨,那還不是您老領導領導的好啊?我們是您的下屬,那麼就是您的學生,冇有您這位班主任的辛勤教導,哪有我們當學生的進步空間啊!”

旁邊的文主任,表情錯愕張了張嘴,最後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他暗道這個王建軍,可真是一個老官場油子,半點年輕人該有的朝氣天真、誠實做人的樣子都冇有?反之,各種官場檯麵話,是一套接著一套!

尤其是,還說的那麼真!

本來,他還對一個跟自己平級的年輕人有些意見,可現在他突然想明白了。

是自己過於膚淺了!

人家城府深得很兒,一點都不遜色自己,誰要是敢輕視對方,隻怕早晚會吃栽個大跟頭!

王建軍的語言藝術性成分,程度非常高。

至少有三四層樓的高度。這些天賦般的東西,對王建軍來說,根本就是吃飯喝茶一樣簡單。

手到擒來,易如反掌。

不費吹灰之力。

他的這一番真情流露,讓李勝軍局長可謂是心花怒放,越來越喜歡王建軍。

如此人才,能來到鐵路係統,真是他們的福分。

在老家待了幾天,王建軍就來淮州鐵路局報到,今天中午一起吃鐵路食堂。

雖說是吃食堂,可食堂也得分級彆。

比如。在李勝軍局長的安排下,食堂工作人員,直接是安排小灶,包間入座。

人不多,李勝軍局長、文主任,以及王建軍三人。

“這道是白切雞,紅燒乳鴿……”

李勝軍局長,用筷子指著一道道菜,細心的介紹道:“清炒菜心,彆看簡單,實則要用高湯入味,這高湯更是需要十幾種材料熬製而成,吃起來清爽靚麗,彆有一番風味!”

“好傢夥!”

王建軍看著一桌子好菜,點頭道:“一看白切雞,我就曉得這是客家菜哦!”

“對頭嘞!”

李勝軍局長:“白切雞也叫白斬雞嘍!”

“王同誌,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們李局長是客家人,要不然咱可冇有這個口福啊!”

文主任麵帶微笑道。

“難怪嘞?”王建軍稱讚道:“原來如此!難怪李局像是美食家一樣,那麼的會吃哦!”

“嘿!”

李勝軍局長笑道:“冇得區彆,一樣,一樣嘞!大家都是為了生活嘛!”

“我們客家人,也是中華民族!我的身份證上,寫的跟你們大家一樣,全都是漢族!”

王建軍問道:“我聽說,客家族就是漢族的分支?”

李勝軍局長,笑道:“對,有這種說法,但不知道真假嘞?反正,他們就是說,在幾百年前,或者是一兩千年前,老祖宗從中原地區,遷移到閩、粵、贛等地,就跟當地結合,從而形成了後續的客家族!不過,真要論起來,經過上千年的融合變化,根本就不存在純正的漢族?或者說,漢族也僅僅隻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分支!又或者是某個時期融合後,新出現的一個大民族吧!”

“若是用現代話來說,漢族更多的隻是一個記載符號,形容的代表文字!就像是中華民族,一說就知道,各個民族都在裡頭,都屬於中華民族!”

王建軍點了點頭。

他一下子更好奇了,就道:“也就說,現在的漢族,不等於古代的漢族?”

李勝局撓了撓鼻子:“咱們文化有限,可以這麼理解!反正,古代到處通婚,咱們大家誰都有老祖宗的血統,你中我有,我中有你,所以我纔會說那句,冇得區彆,一樣!”

大家都不是研究曆史的專家,膚淺理解到這裡,基本是能聽懂就可以了。

王建軍夾了一塊白切雞,然後蘸了一點蘸料。

李勝軍局長:“咋樣?”

“嘹咋咧!”王建軍眉開眼笑,豎起大拇指:“這味道一下口,就曉得是正宗客家白斬雞!”

“嗬嗬。”李勝軍笑道:“我們這裡的大廚,就是我們老家贛南的人!”

若是不然,豈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客家菜。

王建軍:“李局,我聽說你們那邊,過年不吃餃子,隻吃湯圓,不知道對不對啊?”

“若是不對,您老領導,也給學生我科普科普!”

王建軍一口一個老領導,實則兩人見麵還不到半天,可人家李局長就好這一口兒。

可旁邊的文主任,差點就犯噁心了。

“哎呀,這個咋說嘞?”李勝軍局長,笑道:“咱們就拿漢族來講實際問題吧!”

“你看哈!長江以北過年,大多數漢族過年都吃餃子!”

“長江以南,大多數漢族過年不吃餃子,他吃湯圓?可我們老家漢族客家人,過年不吃湯圓也不吃餃子,我們吃什麼?我們吃粽子,吃蘿蔔粄,吃發粄!”

“發粄就是蒸的甜點,可我們不叫甜點,跟你們想象的甜點不大一樣,我們大多數是糯米做的,有好幾種粄?比如紅桃粄,也有用芋頭做的!反正啊,一個地方一個做法,有的甚至是十裡不同俗!兩個地方的客家人,客家方言也不一樣!”

“這不就有一句客家話,不蒸甜粄不過年,冇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

王建軍點了點頭,今個真是大開眼界,這不同的地方,他的文化習俗也是獨一無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