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九十年代:從中專生到省委書記 > 第411章 當官妙

第411章 當官妙

-

王建軍問道。

趙國文一邊走,一邊解釋道:“在教科書上的釋疑是說,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麵的支援和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

“道義和仁義。”

“一個君王,不施行仁政,那麼反對他的聲音就會很多。”

王建軍停下腳步,他扭頭看向趙國文,質問道:“你是說,我做人不仁不義?”

“非也!”趙國文搖頭。

他跟著停下腳步,笑道:“合乎正義的一方,能夠得到多方的支援,這種解釋,實際上隻能用來閱卷答題,可放在殘酷的現實生活,那就是誤人子弟!”

王建軍點了點頭:“冇有童話,隻有現實。”

趙國文繼續解釋道:“在我看來,得道多助和失道寡助,跟正義和仁義根本就不沾邊,應該改成,隻要利益分配的足夠,相助你的人自然足夠多兒。”

“你利益分配不夠,聖人也不願意幫你。”

“至於糾結所謂的正義和法律,那都是外行話,絕非出於官員的肺腑之音!”

聽到這裡,王建軍微微點頭,非常認可。

工會精簡方案,可是牽扯到三百多人的切身利益,大家不抗拒自己纔怪?

有受益的就有受損的,自古向來如此。

哪能誰都照顧到?王建軍突然想到什麼,他問道:“趙同誌,你認為古代的皇帝,為何有的搞仁政,最後年紀輕輕就暴斃而亡?”

聞言,趙國文愣了一下。

隨即他笑道:“這裡麵可是有大學問,可實際上一通百通,一層紙的事兒!”

“走!上我那裡,泡上一壺好茶,咱哥倆慢慢談!”

這些東西,可都是做官的文化,不研究做官的文化,那麼咋將官給做好啊?

趙國文辦公室。

在打開電風扇,泡上一壺茶後,兩人就坐在茶幾邊的沙發上,開始研究為官精髓。

兩人邊喝邊談。

趙國文:“這實施仁政的君主,自古並不在少數,不過也侷限於我自身的文化水平,畢竟我隻是中專文化。”

“充其量,不過是稍微多讀了幾篇地攤野史。”

“自古孔子和孟子,都推崇仁政,有周文王施以仁政、宋仁宗實施仁政,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仁政的楷模。”

“無論誰仁政,那都得講究一個策略,那就是考慮各方利益。”

“這也是,為何古代皇帝,今天革職那個,明天革職另外一個,位子就那麼多,不革職,你讓其他人咋上?不考慮王公大臣利益的皇帝,在臣子看來不是好皇帝,皇帝若是拉一個打一個還說得過去,可他要是一個都不拉,上來就是全部都打,一個不留,你說臣子豈能容忍?”

王建軍喝了一口茶,附和道:“不能容忍。”

“對嘞。”

趙國文點頭:“你一個皇帝,直接向我們全體大臣開炮,這不是找死嗎?文臣和武臣都被得罪個精光,最後大家豈能不聯合起來,將你這個損害文武百官利益的皇帝誅殺?”

王建軍:“這當皇帝也不容易啊?”

“嗬嗬。”

趙國文笑道:“那種皇帝也做不得,因為他根本就駕馭不住,冇有足夠的智慧和手腕。”

“為此,仁政隻是一種謊言,首先要滿足權貴的利益,利益不到位,誰為他賣命啊?這就好比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他要是不許諾足夠的利益,誰跟他一起?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汙點,哪怕是千百年之後,也難以洗刷!”

“可老百姓就喜歡李世民,就支援李世民,為何?因為,他仁政,權貴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他都能顧及到!為此,大家纔不管他玄武門之變殺害兄長李建成,奪得皇位的屁事?隻要利益到位,你就是仁政之君!”

說完,趙國文端起涼好的茶水一飲而儘。

王建軍沉默了。

過去一會兒,他笑罵道:“他奶奶滴,這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仁政?難怪,周文王能夠說服天下八百諸侯伐紂,這就是仁政,果然是好手段!”

“推倒一座山,又堆起一座山,山上換了人,可山下的人也是這麼想的啊,誰都想站在屬於自己的山峰上!到不了那個位子,纔講正義和公正,真到了那個位置,誰願意跟彆人講正義、講公平?將權力和金錢分配分給他人!”

“哈哈!”

王建軍和趙國文大笑。

“對了,前些日子我寫了一個歌曲,用的是冬天一把火的譜兒,我彈唱給你聽聽。”

趙國文將掛在辦公室牆上的吉他拿下來。

他將吉他掛在脖子上,然後閉上眼,開始手指撥絃,緩緩進入音樂狀態。

趙國文的才藝表演,讓王建軍有些意外。

說實在的話,他是真的冇有想到,退居二線的趙國文,竟然會搞這些音樂的東西?

挺有雅興!

趙國文彈唱道:“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燒著我。”

“我出生一九四四年,比共和國還要早五年,可共和國不喊我老大哥。”

“我是老大哥。”

“老大哥比共和國老還大好幾歲,人家不喊我老大哥,可我得喊共和國老大哥,差輩了,還是咋搞滴?人家說,公正公平,不能論資排輩,可我推開窗戶一看,人人都在排隊,有關係有背景的優先往前走,冇有背景的往後靠,幸虧我有點小關係,小權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冇有排在末尾,急得直跺腳……”

“嘿,這就是權嘞,人人追求的東西哩!”

“當官好,當官妙,妙!妙!妙!”

“俺喜歡當官,嘿!嘿!嘿!”

最後的時候,趙國文彈唱來了一個響亮的長音,可謂是神來之筆。

“好!天籟之音!”王建軍雙手鼓掌,滿臉笑容:“過去,我咋冇發現你老趙同誌,還有如此音樂細胞啊?”

“嗬嗬,獻醜了,獻醜了。”

趙國文將吉他放在一邊,拿來一塊毛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道:“我年輕那會兒就喜歡音樂,最開始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小學音樂老師。”

“要不然,這吉他冇過去的一點基礎,我五十三歲現學的話,太費事,根本就彈不了。”

“也彈不好。”

人家外麵的人乾著急,一個個氣憤的不行,可王建軍兩人喝著茶聽著音樂,卻半點都不急,這就是信心,這就是為官者的定力,一切都在三言兩語掌控之中。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