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火影之這個天纔有點普通 > 第35章 道歉

第35章 道歉

-

比起安親王嶽樂,年紀輕輕的簡親王喇布在用兵方麵就顯得非常不老道。

劉國軒還在贛州的時候,喇布忌憚劉國軒的主力,因此固守吉安不動如山,倒也是明智之舉。王國棟和尚之璋兵變之後,派人聯絡喇布,喇布以為是可乘之機,派遣署江寧副都統莽依圖帶兵三千快速前往贛州接應,自己與江寧將軍額楚帶領主力隨後前來。

從洪磊和林應發送過來的軍報來看,清軍規模可觀,總計約有萬餘人,其誌不僅在支援王、尚二人,更有占領贛州,向南扣打韶關之意。

當然,這個行為在莊寒天看來,非常不明智,因為圖海正在和吳軍決戰,嶽樂正困守九江,此時的喇布離開吉安駐地向南進攻,區域性來說是利用王、尚兵變的機會扭轉戰局,但放在全域性來看,是輕舉妄動的敗招。

“呦?’空軍馬鹿’居然還有全域性意識。哈哈哈哈……”鄒樹人帶頭,大家都開始嘲笑莊寒天。

“切,你們知道什麼。打仗重在選擇時機,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居首。”莊寒天冇有理會大家的笑聲,一臉不屑地說道。

“嗯,其實你講的有道理,我們隻是嘲笑你一下而已。”許緯辰笑著說道,“我們嘲笑你’空軍馬鹿’和你說了什麼沒關係。”

“滾,你們這群禽獸。”莊寒天無奈地搖了搖頭。

“說正經的。不管喇布這下是不是亂來,但我們是派不出一兵一卒了,隻能看尚之信有冇有克敵致勝的才能了。”許緯辰收起了笑容,認真地說道,“隻是,尚之信敗了,固然是贛南要完蛋,廣東也要完,但尚之信要是勝了,勢必聲威大增,實力也會增長,又有了割據的資本了。”

“但這是管不過來的。你想要彆人替你打勝仗,就暫時不要想這麼多。”常鎮業搖頭說道,“運輸大隊長常凱申為什麼手握八百萬大軍都能葬送江山?很主要的一點就是體係裡麵相互掣肘太多,總想著不讓彆的山頭打勝仗,結果一敗塗地。”

“說的是。”毛淵明也表示讚成,“尚之信既然歸順了朝廷,就是大明的人了,總要支援他打勝仗的。更何況,他的兒子還在我們這裡呢,他眼下還不至於亂來。”

“現在局勢的關鍵,就是九江,如同當年遼瀋戰役的關鍵是錦州一樣。”莊寒天似乎將門的基因有些發作,居然侃侃而談起來,“101吃掉錦州,整個東北戰局就鐵板釘釘了。我軍一旦攻克九江,清軍的南昌朝不保夕,喇布無論是退保吉安還是繼續向南進攻,都無法繼續撐住局麵。湖北那邊,就算圖海擊敗馬寶,也隻能穩定武昌一帶的局勢,根本不敢輕易向東。”

“行吧。那就等紹寬的訊息。”

項紹寬的軍報每天都會有一份,但也僅僅是每天有一份,讓人等得望眼欲穿。終於,一份軍報裡說,明軍於六月十二日攻破九江府城外最後一處壁壘,清軍退守城中,幾次組織突圍都冇有成功,“雙方損失慘重”。

“怎麼個’雙方損失慘重’?”許緯辰聽到常鎮業這句話,眉頭直打結。

“你看,這裡還有一份陣亡名單,是營總以上級彆的,鄭國選、褚楚白、馬起龍、林芳孫、夏季旺……”常鎮業指著一長串名字,歎息著說道。

“是麼……”許緯辰看了一眼名單,幽幽地說道,“鄭國選是鄭軍舊將,在劉國軒手下。褚楚白是大嵐山的義軍,馬起龍原本是清軍遊擊,都是三年前投降我們的,編在浙兵鎮裡。林芳孫、夏季旺是馬九玉的手下。看來,真的是傷亡慘重,每支部隊都有傷亡,說明大家還是奮勇爭先的。對了,兵力傷亡如何?”

“兵力方麵,紹寬冇說,估計點算還需要時間吧。”

許緯辰想了想,又搖頭歎息說道:“我們一開始在東寧的時候,試圖建立政戰官製度,就是想解決軍隊管理粗線條的毛病,但現在看來,進步有限,政戰官本身素質良莠不齊,業務水平也不是很高,統計還是要花很多時間。”

“嗬嗬,要在十七世紀建立現代製度,談何容易?從人到物質都是缺的。”常鎮業笑著寬慰許緯辰。

“是啊,所以我纔對那些孤兒那麼用心,這纔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啊。”

常鎮業見許緯辰提起孤兒,眉頭一皺,說道:“老許啊,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你跟鮑婧說,我們的老化速度非常慢,我覺得好像是真的,不過又覺得冇什麼道理。你想出原因了嗎?”

“冇有啊,百思不得其解。”許緯辰搖了搖頭,“咦,鮑婧什麼時候跟你說的?”

“有天晚上……你懂的,我誇她永遠十八歲,結果她就說起你那個觀點。”

“……”

“你這是什麼表情?”常鎮業說著,笑了起來,“大家不都這樣嘛。”

“我知道,我知道,這事各憑自願。我隻是覺得,說好了不說出去的事情,最好還是能保守秘密。我們穿越時間長了,警惕性下降,難免口風不緊。不重要的事情也就罷了,萬一是重要的事情,被彆人知道了,可能會有殺身之禍。”

“呃……這點事情冇那麼嚴重吧?”常鎮業見許緯辰嚴肅異常,覺得有些不可置信。

“這事情可大可小。我就問一句,假如有人要和我們為難,知道了這件事,就說我們是妖孽,然後鼓動老百姓來殺我們,怎麼辦?”

“這……”常鎮業冇想過這事情可能會這麼嚴重,但是聽起來似乎又很有道理,不禁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彆想這麼多了。總之,這事情儘量不要跟人說起。我下回碰到鮑婧也再跟她說一次。”許緯辰輕輕拍了拍常鎮業的肩膀,安慰地說道。

“下次,什麼下次,今天晚上你不就能碰到她?”常鎮業訕笑著說道。

然而,吃晚飯的時候,鮑婧還真就冇有出現。直到八點多鐘,纔有一個實習宮女跑來稟告,說皇後似乎是要生了,鮑婧決定晚上留在永寧宮裡,不回來了。

“咦,你們猜猜看,皇後這次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林櫻聽到這個訊息,來了興致。

“不是兒子就是女兒唄。”毛淵明笑著答道。

“你這話不是和冇說一樣。”林櫻白了毛淵明一眼,又自顧自說道,“皇後前兩胎生的都是兒子,這次應該是個女兒了吧。”

許緯辰說道:“我聽孫胖子說過,曆史上的朱慈炤有一妻一妾,先後生有六男三女,從年齡推算,前三個兒子應該是胡氏所生,後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是妾室所生。”

“是嗎?這是怎麼推算的?”林櫻覺得很好奇。

“孫胖子說,朱慈炤被清政府抓住的時候,已經七十一歲了,但他第四個兒子朱和𡈼(此字並非壬,唸作“挺”,即廷的中間部分)才十九歲,三個女兒也都冇有出閣,當時胡氏年事已高,因此判定這六個子女應該不是胡氏所生,而是較為年輕的小妾所生。”

“哦。那照這樣推算,這次生的應該還是個兒子吧。”

“嗯……不能這麼說。因為曆史進程已經被我們改變了,所以皇後到底生男生女,冇有一定吧。”

“那萬一真的是個男的呢?”林櫻眨了眨眼,笑嘻嘻地說道。

許緯辰一臉嚴肅,連連擺手:“萬一真的是個男的就糟了。”

“啊?什麼意思?”林櫻被這個回答弄糊塗了。

“朱慈炤的六個兒子,五個都有名字,隻有老三冇有留下名字,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林櫻眨著眼睛想了想,說道:“我知道了,古人早夭的兒子不序齒不起名,所以朱慈炤的第三子應該是早夭了。”

“是啊,所以萬一真的是個男的,還真不一定是好事,說不定就會夭折。”

“呃……那還是希望是個女兒吧。比起兒子,我還更喜歡女兒呢。”林櫻說著,調皮地做了個鬼臉。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