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 第107章 還有高手?

第107章 還有高手?

-

四月十九日,安德魯·卡內基和洛克菲勒終於意識到光靠銀行根本就冇辦法挽救即將崩潰的股票市場,他們立刻行動起來,花大價錢購買瘋狂貶值的股票,試圖穩定市場信心。

參議員兼金融委員會成員的納爾遜·奧爾德裡奇立刻在每日郵報上宣稱“美國股價暴跌的原因絕不是美國商業的失敗,情況一定能夠得到扭轉!”

事實也的確跟他說的一樣,股價的暴跌跟美國商業並冇有太大的關係,而是因為美國證券市場與銀行之間的漏洞導致的問題,而商業隻不過是被波及了。

美國標準石油一次性投入了十億美元,結果這些錢一進入股市立刻就蒸發掉了,連個響都冇有,即使是洛克菲勒也不可能一個人對抗德國聚全國之力對美國進行的金融風暴,如果德國冇有那麼強的凝聚力,或者這幫資本家和銀行家從一開始就儘全力跟投機主義者抗衡。

那很有可能可以穩住美元的貶值,正因為美國的資本家們一開始各自為戰,德國的資本家才能嗅到機會,等到這群美國資本家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聯合救市的時候,情況已經無可挽回了,民眾已經對股票市場失去信任了,不管你投入多少錢,他們隻想儘快的逃離股市。

最終在這一天,美國股票市場單日損失了超過一百億美元,在這個時代,這些錢都可以造兩百多條戰列艦了,美國從來冇遇到過這種問題,即使是南北內戰時期,美國也冇有在一天之內損失這麼多錢。

這個數字讓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驚呆了,而金融危機迅速擴大,先是法國股市再創新低,所有人災難看到美國股票市場的失敗時,內心都是一咯噔,他們有權利思考,我的投資會不會也會變成這樣的結果,作為高利貸帝國的法國也受到了連鎖反應。

隨後是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資本主義傳統大國,但是英國由於英鎊貶值了,所以雖然受到了一些影響,但英國仍然可以進行帝國聯邦的內循環,保證國內的正常運轉,再加上貿易壁壘增強了整個大英帝國的抗風險能力。

而德國市場雖然也受到了波動,但比起賺到的錢,這些波動根本就不值一提,而且德國的人都知道,美國這鳥事不就是我們乾的嗎?我們乾的我們怕什麼?

奧古斯特再一次勝利了,她賭對了,德意誌帝國的所有人民都相信自己,她這招損人利己,成功的打垮了美國瘋狂飆升的經濟勢頭,還搞定讓法國在銀行業上元氣大傷,為德國帶來了大量的收益。

而美國人民從繁華的美夢中驚醒,餘下的隻有恐慌和蕭條,他們絕望的發現,一切投資都將血本無歸,就像是1929年的大蕭條一樣,這場金融風暴也逐漸演變成了那個模樣,黑色星期四之後是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

每個人都不願意花錢了,他們不再進行任何投資,也不敢購買任何非生活必需品,許多企業利潤下降,紛紛開始裁員,為了趕緊從市場中抽身,他們立刻前往銀行將錢全部取出來,但銀行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最終隻能在恐慌性的擠兌中倒閉。

美國政府還想做最後一搏,海斯宣佈減稅,同時釋出行政指令,要求不得削減工人的工資,美聯儲降息,在金融風暴徹底引爆的第二個月,也就是五月份,華爾街股市似乎有了準備反彈的跡象,美國共和黨政府的操作似乎好像稍微挽回了一點市場。

海斯政府呼籲人們相信政府,相信市場,隻要我們互幫互助,相信愛與和平,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共和黨們將希望寄托在自己打贏南北內戰帶來的巨大威望,而此舉得到了美國民眾的認可,美國人民決定再相信一次政府,他們將最後的希望交給了共和黨,隻要共和黨把握住了,那他們就是美國最偉大的政黨,他們將挽救美國的資本主義。

人民被提振信心後,開始重新進入股市,華爾街強勢反彈,大量的股民和投資家在一起投身於股票市場中,資本家們也相繼進場,但他們是來抄底的。

在經曆了兩個月的暴跌,而白宮又開始了救市行動,這的確能夠極大的提振市場信心,在帝國大廈,俾斯麥看到華爾街強勢反彈的時候那是冷汗直流啊,這兩個月她連政事都推給彆人了,全心全意的去操作金融圈的玩意,這些她玩的比較少,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瞭解情況,以及想辦法兜底。

她看到華爾街強勢反彈之後,立刻給東瀛軍區發去電報,要求東瀛的海軍做好準備,如果美國股市恢複正常,那太平洋艦隊就立刻進攻南太平洋。

她承認自己的確是急了,錢都已經變現了,但奧古斯特表示這有什麼,美國政府這是病急亂投醫,很快市場就會給他們當頭一棒的。

為了讓俾斯麥安心,她指出美國股票市場的崩盤其實是個必然趨勢,它遲早會崩,早崩晚崩而已,德國的操作隻是催化了這個過程,隻要核心矛盾不解決,你給人家忽悠回股市那不就是把人家當冤大頭嗎?

美國隻是在消費民眾對於政府的熱情而已,共和黨根本就處理不了這種問題,羅斯福這小子現在都還冇出生呢,他叔叔也還冇走上高位,所以奧古斯特顯得不怎麼著急,她預計兩年之後就可以收盤,在此之前冇必要過多的緊張。

不少美國人都還抱著僥倖的心理,想要抄底一波,想著把在股票市場虧的錢重新賺回來。

海斯的確是想要做一些努力的,但他還是自由經濟的信徒,他認為隻要政府不乾預,情況就會有所好轉,所以做的工作也隻是呼籲民眾重拾信心,彆慌,美國政府都出手了,你們有什麼好擔心的。

情況也的確短暫性的好轉了,美國政府的確還有點威望,可以靠呼籲民眾采取行動來緩解危機,但是美國政府不可能解決問題,因為其實它們到現在還冇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問題導致的股市崩盤。

他們的確想過跟德國有關,但到底是怎麼操作的,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這件事情他們搞不懂,不過即使是實際操作的德國人他們也不懂,隻是政府釋出指令,然後他們照做,至於造成的後果他們也挺震驚的。

俾斯麥也不懂,在這個時代,懂得這種操作的就隻有奧古斯特而已,她運用了在陰影下運作的影子銀行,影子銀行的概念在這個時代根本就冇人懂,因為美聯儲這個時候還是個傻白甜,各個資本市場相比起後世也不夠成熟。

如果股票槓桿拉的太大就會爆倉,股市出現大規模變動,銀行就會虧錢,出現很多壞賬,他們想要收回貸款,信貸業務就會停滯,如果銀行冇辦法提供資金,那企業就很難運轉,連鎖反應就是個人能夠貸的錢也會減少。

美國的商品價格不低,而民眾的工資不足以支撐這麼龐大的消費,那他們要買東西就隻能貸款,如果冇有貸款,那企業的利潤就會降低,但美國政府又說工資不能降低,那除了裁員也就冇彆的辦法了,失業又會導致購買力降低,企業的利潤減少,然後繼續裁員。

這是個惡性循環,而美國政府冇能看到問題的所在,他們隻將目光看向了股票市場,冇能看到整個經濟體製的問題,所以華爾街的反彈隻能是迴光返照,它最開始隻是華爾街股市的暴跌,很快經濟的全麵崩塌就要到來了。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