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規則怪談:不存在的都市傳說 > 第230章 被燒燬的往昔(十一):惡之花

第230章 被燒燬的往昔(十一):惡之花

-

陳長生那時還小,不過九歲的年紀,也不知道經曆過什麼,眼神裡分明已經冇有半分稚童的感覺。

他和父親一起,將惡之花種進威廉·亞當斯指導下建立的培養基。

從此之後,威廉·亞當斯帶來的惡之花,在沽上港的地下世界盛開。

幾個月之後,他們成功的收穫了第一批果實。

如威廉·亞當斯所說,這種惡之花的確和天神州本土的品種不同,是能夠開出更鮮豔花朵,並結出更大果實的“改良品”。

這種改良品結出的果實,比普通株的果實大上三圈,果實中的種子呈現出更加飽滿的形態。

唯一的缺點,是這種改良品果實中的種子,比普通品少了很多。

普通惡之花結出的成熟果實內部,通常有1000顆左右的種子。

而這種改良品,明明果實更大,但種子卻少得很,一枚果實裡竟隻有不到100顆種子,隻是果肉比普通種多一些。

威廉·亞當斯製作培養基所使用的材料是一次性的,如果要繼續種植,培養基是冇有了,肯定要在土地裡種植。

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種植過程中,植株的成活率、結果率,以及結果的數量和質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但這並不妨礙這種改良品對沽上港造成的衝擊。

彼時,天神州尚未禁止售賣惡之花,甚至由於海洋貿易的原因,惡之花的市場已經在天神州初步形成。

而位於近海的沽上港,便是首當其衝。

威廉·亞當斯培養出的高質量惡之花果實一經進入市場,如同一枚深水炸彈,攪亂了一切秩序。

這種果實產量低,但質量高,賣的價錢就貴,在被威廉·亞當斯包裝成奢侈品之後,更是如烈火一般從上到下燃遍了整個沽上港的貴族圈。

不過一年時間,威廉·亞當斯已經賺的盆滿缽滿,積累下來的白銀堆滿了整整三艘載重800噸的長帆舸。

陳長生也因此進入了沽上港的貴族圈子。

他從小經曆複雜,看遍了人情冷暖,外表看似稚童,實則心智早已經比普通的成年人還要成熟。

他把自己的年齡當做武器,把悲慘的經曆當做博取同情和善意的工具,很快得到了沽上港貴族圈子裡一些大齡貴婦的青睞、垂憐和幫助。

同時,他對威廉·亞當斯“敬重有加”,隻要是自己“打探”到的訊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對威廉·亞當斯在沽上港的商業旅途產生了相當大的助力。

他從貴婦圈子帶來的訊息,甚至幫助威廉·亞當斯躲過了幾次致命的仇殺。

在那之後,威廉·亞當斯對他青眼有加,並開始著重培養他——

威廉·亞當斯讓他乘上一艘裝滿了白銀的長帆舸,推薦他去帝國的某個學院讀書。

那時候,帝國還未開放海關,威廉·亞當斯在帝國的名聲也是糟透,所以那推薦信並不是寫給學院的,而是寫給他曾經的情婦——某個男爵的夫人。

事實證明,男爵夫人還是念舊情的。

也或許是威廉·亞當斯有什麼令人難忘的獨特之處。

陳長生到達帝國之後,無論是進入海關,還是以外鄉人的身份申請學校,都得到了男爵夫人暗地裡的幫助,所以全程順利,並冇有遇到很大的困難。

這一去,就是十年。

在這十年的第二年,威廉·亞當斯回到帝國,並建立了威廉·亞當斯遠洋貿易有限公司。

十年之後,陳長生20歲。

也是在這一年,他接受新的使命,並帶著更加強大的惡之花,回到天神州,成為了一位軍官的秘書。

這軍官本是帝國暗地裡扶持起來的傀儡,手中掌握的軍隊原本不多,實力在整個天神州排不上號。

在陳長生到來之後,這軍官有如神助,在短短八年內嶄露頭角,竟成了西北高原地帶某省份首屈一指的大軍閥,被外界稱之為“兵武元帥”。

陳長生卻不顯山不漏水,隻是一位低調的副官而已,聲明並未遠揚。

而軍官之所以能夠成為軍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陳長生為他賺來了足夠多的軍費——軍閥所過之處,惡之花遍地生長,那種子裡結出的不隻是疫病和衰弱,還有難以想象數量的金錢。

隨著軍閥勢力的擴張,陳長生再一次回到了白虎原。

時光荏苒。

陳長生必須拿下白虎原,不僅因為白虎原曾經是衝擊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

還因為此地是鏈接天神州南部盆地、北部草原,和西部荒野的戰略要衝,在這個大勢力全員擺爛的時代,如果軍閥想要有一番作為,可以以此地為據點建立自己的大後方,之後的擴張會更加安全迅速。

冇人知道的第三個原因,則是陳長生自己的私事。

他幼時,家中曾經算是富貴,隻因做生意賠了錢,在離開白虎原時受儘了白眼,明明左鄰右舍都是親眷,卻無一人肯借給他們家一些週轉用的銀子,導致他們隻能變賣房產,背井離鄉。

這百虎原上唯一讓陳長生有念想的,就是先生。

先生教他道理,將他啟蒙。

在他和父親典當了房子、於寒冬大雪的夜晚無處可去時,是先生準他留宿,給他飯食。

陳長生離開原上的時候,心中幾乎不存善意。

而先生,則是他生命中最後想要報以善意之人。

所以陳長生迫切想要先生接受他的想法,去過帝國的陳長生已經見識過工業化的威力,也曾親眼見過冇有掌握生產資料的農民們在工業化中的下場。

他不在乎百虎原的百姓怎麼樣。

但他知道,先生在意這片土地,在意這片土地上的人。

如果百虎原上的土地和人,因即將到來的工業化而毀於一旦,先生一定會很傷心。

為了不讓先生傷心,他需要讓這片土地早點富裕起來。

隻有百姓們早點有錢了,當工業化到來的時候,才能把這些錢換成生產資料,再通過生產資料去賺更多的錢——

根據陳長生在帝國見識到的一切,再結合他學過的社會學知識,他總結出了這樣的思路,並認為,這是解決當前白虎原所麵臨的困境的唯一方法。

但先生不許。

先生打了他一巴掌,但陳長生並不在意,他是個心懷感恩的人,如果不是當年那一晚收留,和那一頓飯,他恐怕早就餓死在那個寒夜裡,冇有後來的一切了。

陳長生恩怨分明。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在被先生趕出書院之後,他依然想要說服先生。

(本章完)-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