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大跨界 > 第128章 非祥瑞之兆(一)

第128章 非祥瑞之兆(一)

-

[]

新官上任三把火,陶海亮還多了一把。

他履新不到半個月,就主持起草下發了恩源集團1號檔案,明確提出了大力推進和發展經濟建設的施政方針,歸納起來,具體囊括了四個方麵的當前工作目標和任務:

第一,築巢引鳳,加大招商集團引資力度;第二,夯實基礎,完善轄區城鎮設施建設;第三,保障民生,強化社會治安聯防;第四,整頓思想,改進行政機關作風。

劉長林被陶海亮從委辦口要走,提任到秘書長的職位。

華念平原本對劉長林印象一直不佳,不明白陶海亮為什麼會看上他。

陶海亮說,劉長林文字功底不錯,而且精通電腦應用,可以彌補他自己對計算機現代辦公係統的缺憾。

推行無紙化計算機聯網辦公,簡化流轉程式,共享資訊資源,這是華念平為提高工作效率,力主在恩源集團搭建的現代辦公係統。

華念平想到與陶海亮認識之初,他隻是國旗儀仗隊的一名中尉軍官,後來雖然參加央校函授班學習,弄到一紙本科文憑,其實並無紮實的理論教育基礎,理解他如今陡然接觸計算機應用,肯定會有很多不順手的地方。

但是後來的一段時間,華念平明顯意識到了自己與陶海亮的另一種差距。

跟著一號檔案的下發,陶海亮在秘書長劉長林的陪同下,連續用了十幾天,不僅僅是深入到恩源集團內部基層單位,還走遍了的淮上市所有區縣、骨乾企業,與所有的代表性人物直接見麵懇談。

他的理由,加強恩源集團與地方上各層級的橫向溝通,密切協作,共同進步。

淮上市電視台每晚的新聞節目,都準點報道了恩源集團總經理陶海亮,深入基層聽取民意的訊息。

為此,剛提任的紀監組長郝程對華念平感概,看來這位陶海亮同誌很會來事,在關鍵的時候與關鍵的群眾打成一片,迅速建立了響噹噹的民意基礎。

果不其然,陶海亮這段時期的勤耕基層,得到了理所應當的回報。

淮上市今年的“兩會”提前到二月初召開。

華念平以恩源集團董事長、工委書記的身份,進入了大會主席團當然成員名單,併成為“兩會”上的大會主持人之一。

當華念平作為第一天上午的大會主持,宣佈按照會議程式,對黃海亮同誌擔任恩源集團總經理進行提名錶決時,他順理成章,以絕對的高票表決通過。

這與上年“兩會”對華念平的微票多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會”結束,距離春節也就隻剩下幾天的時間,華念平來到陶海亮的辦公室。

“海亮兄!”他在私下裡一直這樣稱呼,“祝賀你正式提名當選,幾乎是全票通過。去年的兩會上可不是這樣的情況,我差一點就落選,當時心裡麵捏了一把汗。”

華念平是真心真意為黃海亮感到高興。

“這全是你的功勞。”陶海亮心裡得意,麵上卻謙虛客氣,“如果不是念平老弟的基礎打得紮實,又對我反覆推薦宣傳,哪裡會有這樣好的效果。”

“對於海亮兄前段時間,所力主擬定的恩源集團1號檔案,我完全支援。”

華念平談起了正事,“不過,在真槍真乾的過程當中,請海亮兄一定要實事求是,不可盲目推進。”

“老弟能否把說得再明白一些!”陶海亮也一本正經起來,“你如果看到我哪裡不對勁,不妨直說。畢竟我剛來恩源集團,有些事情還真是不摸底。”

“我聽人說,你前天在小組討論會上表態,已經拍板同意新購置幾輛奧迪汽車進來,有這麼回事麼?”華念平直言問道。

“不是幾輛,是一批,大概有十幾部。”陶海亮不以為意。

他還補充道:“這件事情已經安排劉長林秘書長儘快具辦。我知道,你剛到恩源集團主政時就進行了車改。但是老弟啊,現在既然提出要大力發展經濟建設,轟轟烈烈地進行招商引資,如果冇有像樣的交通工具,大家南來北往,乾起事來都感到十分缺手。”

“海亮兄,這樣的排場要不得。”華念平的口氣非常誠懇。

“算啦,念平老弟,請你以後就不要再上心這樣的瑣碎事情,全交給我處理好了。”

陶海亮大手一揮,算是一錘定音。

華念平不語,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晚上邱香婭安排請客,一是為我差不多全票當選表示祝賀,二是她的上海公司老闆,叫劉坤的董事長今天過來,希望大家能夠見個麵。”陶海亮邀請,“如果念平老弟冇有特彆的事情,我很想邀你一起去參加!”

“邱香婭?”華念平皺起眉頭,“我聽說這個女人的背景很複雜,你怎麼能和她頻繁來往。”

“這難道有什麼不妥麼!”陶海亮躊躇滿誌,“據邱香婭說,他們的福克登實業公司,有心在淮上市投資,首選的合作對象便是恩源集團,並且會是一筆大買賣。如果能夠順利談成,權作我陶海亮雷厲風行,向你這位董事長、工委書記呈上第一份見麵禮。”

“既然是為了工作,我當然冇有什麼好說的。”華念平好言勸告,“不過,還是希望海亮兄多注意一些影響纔好。”

他之所以要提醒陶海亮注意群眾影響,是聽紀監組長郝程私下裡講過,陶海亮自從上任以來,幾乎天天有人安排宴請。

尤其經邱香婭的左拉右扯,陶海亮正在和她父親邱明清以前的圈子,像薑登捷、齊富鏘、徐孝玄這些人建立了密切關係。

“念平老弟,咱們兩人之間就不要再兜圈子啦,你就說晚上到底去吃飯,還是不去!”

陶海亮很不滿意華念平大驚小怪的樣子,道:“記得上次陸副部長過來,你臨時變卦,晚宴放了他的鴿子,我雖然為你一再解釋,陸副部長還是耿耿於懷。”

“這頓飯,我真的不想去吃。”華念平直接拒絕道,“我有好幾年冇有回鄉看望老母親,想利用晚上時間去車站提前訂票,打算在這個春節放假,去老家過年。”

“也好,你是該回老家看看了。”

陶海亮表示理解道:“但是你身體很不方便,大可安排一輛汽車隨你返鄉,這件事情不妨由我來親自佈置。”

“回家是我個人私事,怎好動用公家的車輛。”華念平嚴肅拒絕,“再說,當初的車改堅持到現在很不容易,也算是史無前例的成功,你我都要切實帶頭執行。”

“念平呀,念平,讓我說你什麼好呢!”陶海亮無奈地搖了搖腦袋。“我臨來恩源集團上任之前,可謂是激情滿懷。本以為在這裡你為相,我為將,咱們兩個攜起手來,必然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可是想不到老弟凡事如此謹慎,不僅僅是委屈你自己這麼簡單,還稱得上迂腐之極!”

陶海亮如此發自肺腑,華念平深受感動。

他道:“雖然認識了十幾年,看來是我對海亮兄還不夠深入瞭解,的確顧慮太多。請你原諒!今後集團在行政工作上的事情,全有老兄做主,念平定當全力支援。我以後縱有哪裡不到之處,指望老兄多多擔待。”

他緊握陶海亮的手,生怕自己的真誠表達,有哪裡讓對方感覺不夠充分。

兩人的這次貌似交心的談話,竟為華念平一個月後悄然離開淮上市,埋下了深深的、意想不到的伏筆,成為徹底改變他未來軌跡的又一次人生大跨界。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