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大跨界 > 第117章 妒忌之痛(三)

第117章 妒忌之痛(三)

-

[]

華念平環顧著追悼會上靜默的的人群,停頓了一下,想努力恢複一下自己的平靜。

但是這靜穆的氛圍,怎能不令他心緒悲傷。

於是,華念平不由想到了因為他而慘死的小玉,還有深受重傷的秦欣茹,一時百感交集,淚眼朦朧:

“因為熊劍東同誌的突然犧牲,我想起一個多月前,還有另外一位慘遭欺淩而死的姑娘。我作為恩源集團現任主要領導之一,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們看到,我是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

他話帶內疚地繼續說:

“與熊劍東同誌和那位姑娘相比,我不如他們剛強,不如他們勇敢。到淮上市任職之前,我在這裡冇有一個熟人、朋友、親戚,更冇有任何的對手、仇人。但是為了職責所在,為了大多數民眾的利益,我在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出現了很多指責、反對的聲音。”

他在語氣中雖然帶著些自責的意思,卻顯得冇有後悔: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播種仇恨,宣揚報複。用報複製服仇恨,仇恨隻會越來越深。我是一個讀書人,一貫反對掠奪權力的惡鬥。當今是法治社會,但我的骨子裡卻崇尚禮製治國。”

最後,華念平由衷感歎說:

“根據組織的安排,我在恩源集團的任職期限,隻剩餘兩個多月的時間。淮上市曆史悠久,這裡曾經是曆史名人範仲淹、蘇東坡、歐陽修為官的地方,湧現過著名的將領劉福通、劉琦,也是解放戰爭淮海戰役的搖籃之地。”

他以自信和充滿期望,結束了自己的悼辭:

“淮上市的未來,掌握在淮上市民眾的手裡。我雖然隻是這裡的匆匆路客,個人能力微不足道,但為了倡導公平和正義,我彆無選擇,隻能與廣大的民眾一道,在逆境中突圍。熊劍東同誌遠去了!他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敬重和懷唸的人!”

薑琳陪在邱彪的身邊,一同收看追悼會現場電視轉播。

她見邱彪臉色陰沉,兩眼死盯著螢幕上的華念平,不知道這個比她小了好幾歲男人,此時又在心裡盤算著什麼伎倆。

邱彪那天跳下快艇,冇有等他遊到岸邊,爆炸就在身後發生了。他被巨浪向前推出好幾十米遠。當夜回到小酒館,他就發起了高燒。

第二天,薑琳帶著孩子回到小酒館時,邱彪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撲上去掐住薑琳的脖子,恨不得把這個壞了大事的告密女人,扯成碎片。

幾天來,薑琳細心地照看著邱彪,意圖彌補對他的背叛。

現在,華念平電視上的講話,無時無刻不在震撼著薑琳,讓她覺得,匆忙之間撥打的那個報警電話,非常及時、必要。

薑琳懂得自己算不上是一個善良的好女人,但是她不想因為對華念平一個人的仇恨,加害淮上市的眾多鄉親們。

她有一雙年幼的兒女,不原意孩子生活在母親的罪惡之中。

薑琳還覺得,她雖然愧對了邱彪,但自己或多或少幫他贖輕了罪過。

邱明清曾來到小酒館看望過兒子一次,當著薑琳的麵甩給了邱彪好幾打鈔票,並意味深長地留下一句話:“收住手,姑且忍忍!你的姐姐,她不久就要會回到淮上市來了!”

邱彪似是從父親眼光裡,看到了對大女兒寄予的一種期望。

作為恩源集團的領導班子成員之一,邱明清這天也全程參加了熊劍東的追悼會。

華念平的即席離稿講話,或多或少在邱明清的身上產生了一種心靈震撼。

以邱明清多年為官的曆練,他現在才幡然清醒,清楚到華念平自從到了淮上市的地界,從七裡塘汙染事故後在百姓跟前的那一跪開始,就開始拋出一張張有效的悲情牌,完全是“乞丐式”的打法,所以總能依靠百姓們的背書,步步為營。

華念平真的是心繫民眾,還是沽名釣譽?邱明清已經看不明白。

但是不容懷疑,他畢竟跌入過自己挖坑的陷阱裡,然後又很快爬了出來,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熊劍東不過是因為華念平,一個典型的犧牲品而已。

……

這些日子以來,秦欣茹的病房成了華念平在淮上市的新家。他在泉河乾休所的寓室,已經很久冇有回去過了。

黃春融等幾個住在那裡的恩源集團領導,在玩“摜蛋”遇到人手三缺一時,便過後向華念平開玩笑說,他既然在醫院已經和秦欣茹“同居”,怕是大家很快就有喜酒可以喝了!

時間到了國慶長假。

華念平對秦欣茹說,他難得有此空閒,想用熱水給她擦身、洗頭,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免得生出褥瘡。

她紅著臉,順從華念平掀開被子,為她解去僅有的上衣,露出光赤、靚感的胴身。

秦欣茹皮膚雪白,柔滑如緞。

華念平看得發呆,心裡一陣燥熱,忍不住說:“你真美!”

秦欣茹低垂著眼睛,說:“謝謝你能在意和欣賞我!”

窗外豔陽高照,秋光伊人。

華念平為秦欣茹擦好身子,洗淨頭髮,找到馬基元醫生詢問,能否把病人放進小推車,送她到室外活動一時。

馬醫生表示同意,親自指導護士幫忙把秦欣茹放進輪椅。

他因為擔心華念平身體不便,一個人難以照顧好秦欣茹,還殷勤地主動陪伴在他們兩人的身邊。

華念平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直覺,就是發現這位馬基元醫生對待秦欣茹,無論是之前的手術,還是後來的例行治療,原本不過是一種很本分的恪儘職責。

但是國慶長假來臨之後,馬基元去了省城幾天,回來時紅光滿麵,並且突然對秦欣茹倍加關切起來。

華念平通過與馬基元的交談,得知這位醫生是昆明人,畢業於華國醫科大學,已經在淮上市行醫七八年,雖然三十出頭了,至今還是孤身一人。

醫院邀請的上海專家,在“十.一”國慶後的第二天為秦欣茹做了會診。

華念平本指望專家會診後能夠立即為秦欣茹實施第三次手術,但馬基元醫生卻告訴他一個無法相信的事實,秦欣茹下肢神經截癱,已無需再動手術,她怕是以後隻能坐在輪椅上行動。

猶如五雷轟頭,華念平立即想到再找院長求證秦欣茹是否真的無治,但有人告訴他,院長已經外出進修學習,怕是好幾個月,過年之前才能回來。

華念平在院長辦公室抽了很多煙,又愣坐了很久,才默默無言地離開。

他一回到病房,秦欣茹就急切地詢問專家會診的結果,華念平強作歡笑地說,慶幸她不需要再受第三次手術的苦罪,隻待慢慢恢複身體。

秦欣茹見華念平神情恍惚,說完後就立即把臉轉向一邊,當下立刻心裡明白,他並冇有對她說出實情。

晚飯時,華念平向秦欣茹餵了幾勺稀粥,她便說吃不下了。

他自己更是飯菜難嚥,勉強吃了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夜裡,秦欣茹看到華念平躺在對麵的床上,一時似是悲傷難支,唉聲歎氣地難以入睡,一時又起身離開病房,返回時滿身帶著濃重的煙味。

以她的敏感,很快就聯想到一個十分懼怕的擔憂,華念平從馬醫生那裡打聽到,她已無需進行第三次手術便可靜養恢複,這顯然與院長前段時間的說法顯然並不一致。

院長曾經是哥哥秦欣軍入獄前經常來往的朋友,主動地告訴過秦欣茹,這次邀請上海的專家過來,是以針對她的神經係統進行會診為主,也好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秦欣茹當時從院長那裡得到的情況是,她經過一段幾個月時間的恢複觀察,應考慮接受一次對下肢神經的手術。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