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大鵝的穿越日記 > 第三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

第三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

-

“大夏朝天寶二十二年臘月二十,今天是我作為‘張靜’被打入教坊司的第七日,跟我想象中的不同,這個朝代的教坊司分為上教坊和下教坊,兼具有唐朝和明朝教坊司的屬性。

說起來還得感謝我那位死了的丈夫秦侍郎,因為他的身份夠高,連帶著我也被當成了可居的奇貨,可以暫時在上教坊接受訓練。之所以說的是‘暫時’,那是因為那位喬勾管隻給我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假如在明年三月的‘桃花祭’到來之前,我仍舊達不到她的要求,那麼就要將我下放至下教坊司,當一個陪酒陪笑的官妓。

勾管是教坊司的職務名稱,根據我這些天打探來的情報,結合自身一些碎片式的模糊記憶,我大致弄清楚了這個世界的曆史走向。

這裡與華夏文明相同之處止於西漢,王莽篡漢之後,這個世界的曆史上並冇有能夠召喚隕石的大魔導師劉秀,故而也就不存在東漢。

王莽建立新朝後,改革吏治、抑製兼併,勤政愛民,使得新朝存續了三百多年,之後天災連年不斷,糧食種不出來,百姓們揭竿而起,爆發了‘玄巾’起義,加之北方各支遊牧民族入侵,新朝終於轟然倒塌。

戰亂持續了一百年左右,之後又曆經了虞朝、後周、粱朝,大夏朝所處的時間相當於唐宋交界,當朝天子姓陳,是開國以來的第六位皇帝,三十四歲登基,在位已經三十二年,新元十年改年號為天寶,一直沿用至今。從天寶十五年開始,皇帝已經不問朝政,沉迷於音律戲劇,國事全由右相周奎林把持,已經七年矣。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是否因為朝代更迭不同,這個世界並冇有出現那些讓我耳熟能詳的詩詞歌賦,雖然也有著流傳下來的詩人名字和相應的篇章,但卻不是我知道的那些。

這幾天裡,我除了打聽出以上這些情報外,還結交了幾位朋友,一位是同樣因為家裡人惹怒奸相而遭構陷,落入教坊司的雲娘,一位是家裡窮到活不下去,被賣給教坊司做雜役的小廝翰哥兒。

據翰哥兒所說,教坊司歸屬內廷鐘鼓司,地處京城十二坊的左春坊,設總管太監一名、教坊使一名、左右選花郎各一名,再往下便是勾管,負責姑娘們的具體訓練,比如那位被尊稱為‘喬姨’的喬勾管。”

上教坊與下教坊之間隔著一條衚衕,條件待遇也天差地彆。

上教坊共有五進,不僅屋舍多,院子也多,而且每一個院子都配有假山池塘、亭台閣樓,其中奇花異草數不勝數,稍有不慎便會在其中迷路。

之所以規格如此之高,是因為上麵每月都會來視察一次,檢校歌舞排練情況、挑選出彩的姑娘入宮表演,一般是教坊使帶著左右選花郎來,偶爾也會出現總管太監蒞臨的盛況。

特彆是當今皇帝沉迷享樂,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以奸相周奎林為首的一乾奸黨成員,搜腸刮肚為皇帝張羅歌舞,倒是大大促進了娛樂行業的發展。

“翰哥兒,今日喬姨將我們召集起來,知道是什麼事嗎?”雲娘挽著張靜的胳膊,行走在抄手連廊中,向著在花園裡灑掃忙碌的翰哥兒招手。

翰哥兒年紀很小,也就十一歲,紮著兩個總角,像個小哪吒似的。

見到雲娘招手,立刻顛顛的小跑過來,垂手作揖道:“兩位娘子,今日恰逢巡視之日,聽說是教坊使要挑選桃花祭的主舞,所以讓所有娘子都去露個臉,兩位也趕緊過去吧,聽說第一部的娘子們也來了。”

“第一部也來了?”雲娘聞言雙眼放光,下意識踮起腳尖往鳳舞台方向望去,可惜視線被建築擋住,啥也看不著。

鳳舞台是上教坊司專門用來試演歌舞的所在,建在主院東南角的湖中央,麵積寬敞,可同時容納百人。當姑娘們在其上翩翩起舞、衣帶翻飛之時,遠處看去就猶如鳳凰遨遊,故被取名為鳳舞台。

通過胳膊處傳導過來的觸覺動態,張靜能夠感受到雲娘此刻雀躍的心緒,不禁好奇問道:“這第一部有什麼說法嗎,竟讓你如此興奮?”

“你不知道?”雲娘美目圓睜,驚訝地看向張靜,隨後又釋然了,說道:“也是,你剛來不久,不清楚也是正常,第一部是上教坊司中最最最好的舞樂團體,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優中選優的極品,特彆是晴姑娘,不僅人長得漂亮,舞更是一絕,我覺得明年桃花祭的主舞肯定非她莫屬!”

原來還是一個追星的小迷妹,張靜心中好笑,和原來世界豐富的娛樂方式相比,這種封建時代能做到的,也就隻是單調的曲樂歌舞罷了,再好又能好到哪裡去?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張靜下意識便吟出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詩,心想原來第一部是真實存在的。

搖搖頭,張靜剛準備邁步向前走,卻不想胳膊一重,疑惑回頭卻見雲娘眼睛亮亮的盯著自己,一副見到通道中人的模樣。

“怎怎麼了?”張靜被雲娘這種眼神盯得發毛,心虛道。

“你也知道晴姑娘是十三歲進教坊,也彈得一手好琵琶?哈,你還裝不知道第一部,原來早早便已經是晴姑孃的擁躉了啊!”雲娘一副我懂你的表情,搞得張靜十分無語,隻得敷衍道:

“哈哈哈,是吧?我們快去吧,一會遲了又要挨罰了。”

“呀!”經張靜一提醒,雲娘也反應過來兩人在此耽誤了不少時間,嬌呼一聲拉著張靜便小跑起來。

兩人穿過月門,繞過風雨連廊,再經過兩座亭子,終於氣喘籲籲的趕到了鳳舞台所在的東湖邊。

隻聽得絲竹之樂大響,彷彿有千軍萬馬正在激烈廝殺,而鳳舞台中央,一襲綠衣正上下翻飛,其身姿宛若遊龍、翩若驚鴻。

“看!那便是公孫晴、晴姑娘!她在表演劍舞!”雲娘激動的指著那襲綠衣嚷道。

張靜定睛瞧去,卻見得那人手中使得一柄長劍,忽之在左、倏之在右,渾脫瀟灑、豪蕩激昂!

這一刻,張靜心中之前所有對這個時代歌舞的不屑全都被推倒,化成湮粉隨著那道身影瀏漓頓挫,最終融彙成了那一句著名的詩: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