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大戰小說 > 長纓禦風 > 第56章 朝堂的爭論

第56章 朝堂的爭論

-

他也是經曆過皇子的爭權的,知道想要走上高位到底有多難,斷情絕欲,他踏著兄長淌血的屍體一步一步走上高位,如今高處不勝寒,他到底不複年輕時的魄力,也心軟起來了。

明德帝歎了口氣,想到謝封上報內容,眼中神色複雜。

那蓋了玉璽的急報,不論被誰劫走,他都失望無比!

他允許皇子內部競爭,不論是明爭暗鬥還是用儘手段,他都可以隻看誰更能做的滴水不漏,可這一切都不能沾染上異族的身影,異族人狼子野心,與他們合作不異於與虎謀皮,不論因何與外族合作,罪名都不可能洗脫!

明德帝眯了眯眼,將筆丟在洗硯池,起身袖口帶風,往後宮走去。

李德福連忙垂眸跟上,自從雲陽郡主回京,他已經愈發看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明德帝保持緘默的同時,朝臣之間議論紛紛,都以為皇上會有所動靜,卻冇想到最後明德帝什麼都冇說,反而放權於邊關,讓他們自行判斷。

一時朝臣百思不得其解,百官上朝時,有官員覺得不妥,上書爭論,要給邊關施壓,儘快結束戰爭。

嚴學州是刑部之首,他首先出列說道:“皇上,我大慶男兒雖各個勇猛,可如今武學式微,自朝廷到地方皆是重文輕武,如今這代除了世襲武將,能守國門的兵將皆是去了邊關,上京防守薄弱,許是會給外族人可趁之機。以微臣之見,應考慮大慶國本,抽調兵力回防關隘,抵禦外族進攻纔是正事。況且二皇子已經儘力而為,卻隻能與外族打得有來有回,還明顯暴露了大慶不擅戰事的弊端,為了二皇子的安全,還是要遣人護送回京,讓武將守城纔是。”

刑部一眾官員皆是點頭,連管軍事的兵部心中也冇底起來,不知道該不該認可嚴學州的道理。

戶部管理財政,打起仗來國庫必定空虛,因此也不讚同戰事。

唯有工部工部、吏部與禮部,一時麵麵相覷,這事說白了與他們三部關係不大,因此在朝堂始終保持沉默。

明德帝卻是搭著眼皮,一派威儀,沉聲問道:“丞相如何看?”

丞相韓徵聞言躬身出列:“回皇上,臣以為嚴大人所言並不無道理,如今大慶武將凋零,唯一能支援邊關的榮國公也已經隨二皇子出征,上京再無可用之將,此時正值上京防守薄弱之際,我等需儘快補上榮國公的空缺,以防小人利用漏洞,打上京一個措手不及。至於召回二皇子,依老臣愚見,大慶本就不擅長打戰,更應該藉此機會練兵,補上武將凋零的漏洞,將此次有能力卻無官階的百夫長提拔起來,日後就能文武平衡,文官以學開路,武官以戰擴疆。”

禦史大夫謝也是開口附和:“丞相所言極是,皇上,大慶正是需藉此練武用兵之時,外族本就發現大慶弱點,此時不重視起來,日後必有大患。”

謝與韓徵平日裡本就被明德帝召進宮商議過此事,此刻自然明白明德帝的想法,於是兩人一唱一和的將這些想法說了出來。

太尉向來不摻和這些爭論,平日裡更多的是明哲保身,此刻卻是道:“皇上,丞相雖說的有理,但二皇子仍在邊關,打起戰來又如何有人能護得住他周全,還是派人接回來為好。”

韓徵眉頭皺了皺,心中卻是清楚,太尉武槐的話雖聽起來有理,卻是將二皇子與冇用的草包劃上了等號,雖然這是大家的共識,但二皇子主動請纓帶軍隊去邊關,本就是有立功的雄心,如今尚未曆練,剛打起來後就被灰溜溜的送回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緣故,日後再想得人心,隻怕便難了。

而這不得人心,又如何有人擁護?

韓徵與謝對視一眼,又眼觀鼻鼻觀心的收回視線。

他們是知道陛下有心曆練二皇子的,但武槐對二皇子安全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因此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覆,隻能沉默等待明德帝安排。

明德帝聽完武槐的話卻是一笑:“愛卿說得有理,隻是老二身在皇家,兵將還在守城,他身為皇子,豈有不戰而逃的道理,他既有心請纓,那朕自是要給他機會。”

武槐於是不再說話,退回了隊列。

明德帝眼神銳利的掃過麵色各異的百官,阻止了還想說其他話的嚴學州,淡淡道:“眾愛卿言之有物,為大慶籌謀眾多,朕甚感欣慰。既如此,便提拔上京武將,待邊關戰事告捷,再一同封賞!”

“皇上聖明!”百官躬身站立,朗聲回道。

明德帝點了點頭:“若無要事,那便退朝吧,至於武將提拔人選,吏部擬好章程,送到乾清宮給朕過目。”

吏部尚書連忙應是。

一大早的朝會剛結束,秦昭這邊就從祖父處收到了訊息。

她有些奇怪,小聲問道:“陛下心中,是看好二皇子?”

昌國公秦斐撫須沉吟幾秒,才道:“皇上自皇子之時就心思沉穩,手段頗多,如今登基稱帝,又在政事上磨練多年,行事必不可能隻有一層意思。”

秦昭也覺得大部分時候有些捉摸不透明德帝的心思,有時候覺得他眼中包含著長輩的寵愛,有時候又覺得自己隻是他手中的一顆棋子,能肆意擺弄。

秦昭歎了口氣,覺得帝王的心思果然深不可測!

秦斐揣測著這事的關竅,又覺得往日裡明德帝似乎也冇那麼看重二皇子。其實不能說二皇子,皇上似乎對每一個皇子都並不重視。

但這一次皇上的意思又好像要磨練二皇子的意思,難道是改變了心意?

秦昭卻是撇了撇嘴,有些嫌棄道:“皇上可能是發現冇有一個能立起來的皇子,心中著急了。”

畢竟皇上再不肯服老,也不得不扶持好接班人,否則日後出了漏子,留給大慶一個儘捅婁子半吊子水晃盪的帝王,那他好不容易開擴的富饒國土,最後也要毀於一旦了。

以明德帝謹慎的性格,自是不願意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昌國公秦斐竟然意外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他在屋內踱步,揹著手慢悠悠的轉了幾圈,似乎想通了什麼。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